中國玉米豐收與漲價并行 折射供應偏緊格局難改


“今年新玉米上市開秤價格2200元/噸,比去年開秤價格每噸提高480元人民幣。”吉林省糧食經濟學會秘書長劉笑然說,今年全國玉米大豐收,根據國家糧食局糧油信息中心預測,玉米產量將達1.825億噸,可如今價格不降反升,反映中國玉米供應偏緊格局已經形成。  吉林省是中國玉米主產省份,多年來玉米商品量、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,2011年該省玉米產量將達265億公斤,再創歷史最高水平。根據農業部農情調度,今年全國糧食總產有望邁上5500億公斤的新臺階,實現連續八年增產,單產和總產均將再創歷史新高。  從吉林省的情況看,今年以來玉米價格一路走高,新糧開秤上市后價格雖然呈下行趨勢,但整體運行區間仍明顯高于去年同期。專家認為,深加工企業庫存不足,企業提價收購,刺激了玉米價格走高。目前省內收糧的主體就是長春大成集團、中糧生化、嘉吉生化等深加工企業,還有個別的飼料企業和零散貿易商,深加工行業掌握著市場定價權。  豐收與漲價并行。吉林省松原市糧食局副局長高興國認為,成本推動是漲價的最重要原因。“今年玉米種植成本普遍較去年上漲15%-20%,尤其以化肥價格漲幅最大,部分品種達20%,種子價格整體也較去年上漲超20%。”他說。  成本增加支撐農戶惜售心理增強,成為新糧上市后支撐現貨價格堅挺的主要因素。加之農民售糧習慣改變,集中上市數量越來越少,對于糧價期望值很高,國內玉米價格難以大幅回落。  松原市寧江區善友鎮善友村支部書記李軍說,今年平均每公頃包地費增加500元,化肥漲價增加成本140元,雇工成本增加200元,粗略計算每公頃就增加成本840元,如果玉米折干糧價格賣不上2元/公斤,恐怕就沒什么賬算了。  “近年來我國貨幣超常規發行,也為糧價上漲提供了必要條件。”高興國說,2009年,中國貨幣M1供給量較上年增長32.4%,增速大約是上年4倍,無疑為近兩年糧價過快上漲創造了宏觀條件。  業內人士認為,近幾年國內糧食領域流動性過剩,國家持續提高糧食托市價格,強化了糧食生產者、加工商和經營者對糧價上漲的預期,一些糧食加工經營商增加儲備、待價而沽,甚至在部分地區、部分品種出現減產時入市搶購,人為地渲染了糧食市場供求緊張關系,加劇了部分糧食品種過快上漲。  今年雖然全國玉米大豐收,但庫存狀況依然緊張。據了解,今年中國已經從美國、阿根廷等國進口了400多萬噸玉米,目前已經全部進入儲備。國際方面,今年美國玉米的產量較去年繼續減少,庫存消費比上一年度也有較大幅度下降。美國農業部10月報告顯示,雖2011/2012年度美玉米庫存提高至2200萬噸,但仍為8年來最低水平。同時,庫存消費比僅為6.81%,為2002年來最低水平,全球玉米供應形勢也呈緊張局面。  國家糧食局糧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表示,隨著近年來玉米產量的增加,消費量也在進一步擴大,不僅飼用消費量快速增長,隨著淀粉糖、玉米酒精產量的大幅增長,玉米深加工對原料的消費也持續大幅增長。  尚強民認為,目前中國玉米加工高利潤周期尚未結束,消費的擴大預示著玉米產業結構將出現新的變化。  中糧糧油有限公司玉米部副總經理范珍鈺說,今年全國玉米消耗量將達1.12億噸,較去年增加0.05億噸,玉米加工行業消耗大約0.535億噸,較去年增加0.01億噸。全國玉米產量雖然將創歷史新高,但消費量也將增加至1.813億噸,中國將成為玉米常規進口國的趨勢沒有改變。 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。資料顯示,中國每年有1.05億噸玉米用作動物飼料,另有約6000萬噸至7000萬噸玉米被加工成淀粉和乙醇等產品。  中國畜牧業總站站長李希榮說,中國玉米以前都是出口,但從2010年開始突然出現凈進口態勢,雖然數量不大,只有150萬噸,但信號意味很強。從過去的出口到今天的進口,這是一個轉折。  有專家預測,今年中國動物飼料產業和玉米加工產業將繼續成長,或將導致供應缺口,且缺口會進一步擴大。劉笑然認為,盡管國內玉米大豐收,但伴隨需求的不斷增加,整體上仍然難改供應偏緊格局,由于國際市場供應也整體緊張,中國玉米必須立足自身謀求更高水平單產,逐漸緩解“緊平衡”局面,穩定市場供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足球 汽車借款 汽車保險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beym 的頭像
    Tobeym

    Tobeym的部落格

    Tob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