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互設計之出路選擇原則 - 網頁設計

http://webdesign.zoapcon.com

出路選擇原則是指用戶在產品中進行閱讀、操作等情境下,產品要隨時為用戶提供“出路”。

藝術來源于生活,設計屬于藝術,故得出設計也是要來源于生活。

當我們每次游走在北京地鐵線路的時候,會發現在上車門前會有很多指示標識,來引導乘客:門的位置、準備上車位置等等。這些合理的指示再合適不過了,但是當我們下車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:

我們站在車箱中,走出車門,這時該往左面走?還是右面呢?

簡單的觀察會發現,當地鐵進站后打開車門,乘客們絡繹不絕的走出車門時,都同時做出了向左看和向右看的動作。

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動作,向左看與向右看其實是一個比較行為,乘客執行這兩個動作都會在思維中形成:發現目標——目測距離——滿足條件——記憶暫存的邏輯處理方式。當完成兩次記憶暫存后信息收集的工作才結束,接下來的就是比較,比較這兩個短暫存儲信息哪個更適合乘客自己本身的需求。

短暫的幾秒鐘,頭腦中要經歷如此復雜的思考,這種現象在產品設計中也并不少見。信息網站為了降低網站的跳出率以及用戶停留時間,會想方設法加大對入口的修飾,“標題黨”、“擦邊圖片”等花樣百出的內容像磁鐵一樣,試圖吸引用戶點擊。這并不與用戶體驗相沖突,也許這更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道路。

這里想說的是,當吸引用戶進入入口后,請考慮給這些用戶提供一個出路,供他們選擇。

而這里就不展示那些負面案例了,總結一些可以作為出路選擇的實例:

1.最常用的出路選擇:

 

這種出路方式也是最為節省的一種,利用提示用戶所在位置的節點作為出口,相比那些沒有連接的“位置欄”這種更具實用性。

2.最直接的出路選擇:

 

在一篇文字結束的時候,放上這種醒目、直接的出口,用戶會很明白我在做完本界面中的操作后,還能從這里出去,或者還能去做別的操作。

3.最清晰的出路選擇:

 

很明確,一眼可以得到對比結果,這種方式很清楚的表達了出口位置,而且還展現出出口那端是什么內容。同上面兩者相比,更符合“出口”這兩個字的含義。

總之,出路選擇原則是交互行為不可獲缺的一部分,也是用戶在一個操作情境下進入下一個操作情境的接口。出路選擇原則與“相關信息”、“你也也許對以下信息感興趣”等此類推薦性入口不同。這些也許是用戶感興趣的或者是用戶的下一個情境的觸發行為,但并非是一個出口。

這就像你下地鐵應該向左側走,但發現對面有一個賣雜志的書攤過去買了一本書一樣。買書的行為是用戶感興趣的,但是那并不是其任務目的的出口。

這樣會導致操作、瀏覽跳躍性頻繁,思維邏輯不清晰,容易使用戶偏離任務目標。

歡迎大家熱烈討論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網頁設計 web design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beym 的頭像
    Tobeym

    Tobeym的部落格

    Tob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